《及附加税费预缴表》及其附列材料填写申明(
发布时间:
2025-03-18 13:02
本申报表及其附列材料填写申明(以下简称本表及填写申明)合用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四)本表及填写申明所称“按合用税率计税”“按合用税率计较”和“一般计税方式”,均指按“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公式计较应纳税额的计税方式。(五)本表及填写申明所称“按简略单纯法子计税”“按简略单纯征收法子计较”和“简略单纯计税方式”,均指按“应纳税额=发卖额×征收率”公式计较应纳税额的计税方式。(六)本表及填写申明所称“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发卖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正在确定发卖额时,按照相关答应其从取得的全数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项目。(一)“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十二)“即征即退项目”列:填写纳税人按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劳务和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的征(退)税数据。(十三)“一般项目”列:填写除享受即征即退政策以外的货色、劳务和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的征(免)税数据。(十四)“本年累计”列:一般填写本年度内各月“本月数”之和。此中,第13、20、25、32、36、38栏及第18栏“现实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的“本年累计”别离按本填写申明第(二十七)(三十四)(三十九)(四十六)(五十)(五十二)(三十二)条要求填写。(十五)第1栏“(一)按合用税率计税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缴纳的发卖额,包含:正在财政上不做发卖但按税法应缴纳的视同发卖和价外费用的发卖额;外贸企业做价发卖进料加工复出口货色的发卖额;税务、财务、审计部分查抄后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调整的发卖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发卖额。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一)》第9列第1至5行之和-第9列第6、7行之和。(十六)第2栏“此中:应税货色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合用税率计较的应税货色的发卖额。包含正在财政上不做发卖但按税法应缴纳的视同发卖货色和价外费用发卖额,以及外贸企业做价发卖进料加工复出口货色的发卖额。(十八)第4栏“纳税查抄调整的发卖额”: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务、审计部分查抄,并按一般计税方式正在本期计较调整的发卖额。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劳务和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经纳税查抄属于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项目”列,而应填入“一般项目”列。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发卖额。(十九)第5栏“按简略单纯法子计税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的发卖额。包含纳税查抄调整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的发卖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发卖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其当期按预征率计较缴纳的发卖额也填入本栏。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一)》第9列第8至13b行之和-第9列第14、15行之和。(二十)第6栏“此中:纳税查抄调整的发卖额”: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务、审计部分查抄,并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正在本期计较调整的发卖额。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劳务和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经纳税查抄属于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项目”列,而应填入“一般项目”列。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发卖额。(二十一)第7栏“免、退法子出口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合用免、抵、退税法子的出口货色、劳务和办事、无形资产的发卖额。(二十二)第8栏“免税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免征的发卖额和合用零税率的发卖额,但零税率的发卖额中不包罗合用免、抵、退税法子的发卖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免税发卖额。(二十三)第9栏“此中:免税货色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免征的货色发卖额及合用零税率的货色发卖额,但零税率的发卖额中不包罗合用免、抵、退税法子出口货色的发卖额。(二十四)第10栏“免税劳务发卖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免征的劳务发卖额及合用零税率的劳务发卖额,但零税率的发卖额中不包罗合用免、抵、退税法子的劳务的发卖额。(二十五)第11栏“销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式计税的货色、劳务和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的销项税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一)》(第10列第1、3行之和-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2、4、5行之和-第14列第7行)。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二)》第12栏“税额”。(二十七)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不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二)》第13栏“税额”。(二十九)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反映税务机关退税部分按照出口货色、劳务和办事、无形资产免、抵、退法子审批的应退税额。(三十)第16栏“按合用税率计较的纳税查抄应补缴税额”:填写税务、财务、审计部分查抄,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的纳税查抄应补缴的税额。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一)》第8列第1至5行之和+《附列材料(二)》第19栏。(三十一)第17栏“应抵扣税额合计”: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三十二)第18栏“现实抵扣税额”!“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不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现实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现实抵减额”。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现实抵扣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现实抵减额”。合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是指,按照计提加计抵减额,并可从本期合用一般计税方式计较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纳税人(下同)。“现实抵减额”是指按照可从本期合用一般计税方式计较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别离对应《附列材料(四)》第6行“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较”、第7行“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较”的“本期现实抵减额”列。(三十四)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不填写。(三十五)第21栏“简略单纯计税法子计较的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并应缴纳的额,但不包罗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的纳税查抄应补缴税额。按以下公式计较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一)》(第10列第8、9a、10、11行之和-第10列第14行)+(第14列第9b、12、13a、13b行之和-第14列第15行)。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应将预征额填入本栏。预征额=应预征的发卖额×预征率。(三十六)第22栏“按简略单纯计税法子计较的纳税查抄应补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务、审计部分查抄并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的纳税查抄应补缴税额。(三十七)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减征的应纳税额。包含按照可正在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税控系统公用设备费用以及手艺费,支撑和推进沉点群体创业就业、搀扶自从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等相关税收政策可扣减的额,按照可填列的减按征收对应的减纳税额等。当本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9栏“应纳税额”取第21栏“简略单纯计税法子计较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减征额现实填写;当本期减征额大于第19栏“应纳税额”取第21栏“简略单纯计税法子计较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第19栏取第21栏之和填写。本期减征额不脚抵减部门结转下期继续抵减。(三十八)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缴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三十九)第25栏“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填写。“本年累计”按上年度最初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年累计”填写。(四十一)第27栏“本期已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现实缴纳的额,但不包罗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四十二)第28栏“①分次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已缴纳的准予正在本期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税额。此中:1。按汇合计算缴纳的构,其能够从本期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分支机构已缴纳的税款,按当期现实可抵减数填入本栏,不脚抵减部门结转下期继续抵减。2。发卖建建办事、发卖不动产、出租不动产并按预缴的纳税人,其能够从本期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已缴纳的税款,按当期现实可抵减数填入本栏,不脚抵减部门结转下期继续抵减。(四十四)第30栏“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缴纳上一税款所属期应缴未缴的额。(四十五)第31栏“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现实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欠税额,但不包罗缴纳入库的查补额。(四十六)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反映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额,但不包罗纳税查抄应缴未缴的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本年累计”取“本月数”不异。(四十七)第33栏“此中:欠缴税额(≥0)”:反映纳税人按照税法已构成欠税的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四十八)第34栏“本期应补(退)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四十九)第35栏“即征即退现实退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合适即征即退政策,而现实收到的税务机关退回的额。(五十)第36栏“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填写。“本年累计”按上年度最初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年累计”填写。(五十一)第37栏“本期入库查补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务、审计部分查抄而现实入库的额,包罗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并现实缴纳的查补额和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并现实缴纳的查补额。(五十二)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反映纳税人接管纳税查抄后应正在本期期末缴纳而未缴纳的查补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本年累计”取“本月数”不异。(五十三)第39栏“城市扶植税本期应补(退)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税法该当缴纳的城市扶植税。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五)》第1行第11列。(五十四)第40栏“教育费附加本期应补(退)费额”:填写纳税人按该当缴纳的教育费附加。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五)》第2行第11列。(五十五)第41栏“处所教育附加本期应补(退)费额”:填写纳税人按该当缴纳的处所教育附加。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材料(五)》第3行第11列。(一)“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及附加税费申报表(一般纳税人合用)》(以下简称从表)。1。第1至2列“开具公用”:反映本期开具公用(含税控灵活车发卖同一,下同)的环境。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第1至11列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征(免)税发卖额、销项(应纳)税额和价税合计额。6。第12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现实扣除金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附列材料(三)》第5列对应各行次数据填写,此中本列第5栏等于《附列材料(三)》第5列第3行取第4行之和;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无扣除项目标,本列填写“0”。其他纳税人不填写。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当期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填入本列第13行。7。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发卖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本列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2列对应各行次。其他纳税人不填写。8。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列,其他纳税人不填写。本列第2行、第4行:若本行第12列为0,则该行次序递次14列等于第10列。若本行第12列不为0,则仍按照第14列所列公式计较。计较后的成果取纳税人现实计提销项税额有差别的,按现实填写。本列第7行“按一般计税方式计税的即征即退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具体填写要求见“各行申明”第2条第(2)项第③点的申明。1。第1至5行“一、一般计税方式计税”“全数纳税项目”各行:按分歧税率和项目别离填写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的全数纳税项目。有即征即退纳税项目标纳税人,本部门数据中既包罗即征即退纳税项目,又包罗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一般纳税项目。2。第6至7行“一、一般计税方式计税”“此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照税法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数纳税项目标此中数。(1)第6行“即征即退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和加工补缀修配劳务。本行不包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内容。①本行第9列“合计”“发卖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的不含税发卖额。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的销项税额。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2)第7行“即征即退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本行不包罗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的内容。①本行第9列“合计”“发卖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不含税发卖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扣除之前的不含税发卖额填写。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项税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扣除之前的销项税额填写。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③本行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一般计税方式征收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现实应计提的销项税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填写;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无扣除项目标,按本行第10列填写。该栏不按第14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3。第8至12行“二、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税”“全数纳税项目”各行:按分歧征收率和项目别离填写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的全数纳税项目。有即征即退纳税项目标纳税人,本部门数据中既包罗即征即退项目,也包罗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一般纳税项目。4。第13a至13c行“二、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税”“预征率 %”:反映按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预征发卖额、预征应纳税额。此中,第13a行“预征率 %”合用于所有实行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纳税人;第13b、13c行“预征率 %”合用于部门实行汇合计算缴纳的铁运输纳税人。(2)第13a行第14列,纳税人按据实填写;第13b至13c行第14列,纳税人按“应预征缴纳的=应预征发卖额×预征率”公式计较后据实填写。5。第14至15行“二、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税”“此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照税法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数纳税项目标此中数。(1)第14行“即征即退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本行不包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内容。①本行第9列“合计”“发卖额”栏: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的不含税发卖额。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的应纳税额。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2)第15行“即征即退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本行不包罗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的内容。①本行第9列“合计”“发卖额”栏: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不含税发卖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扣除之前的不含税发卖额填写。该栏不按第9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②本行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应纳税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扣除之前的应纳税额填写。该栏不按第10列所列公式计较,应按照税法据实填写。③本行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栏:反映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计较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现实应计提的应纳税额。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按扣除之后的应纳税额填写;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无扣除项目标,按本行第10列填写。6。第16行“三、免抵退税”“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反映合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出口货色、加工补缀修配劳务。7。第17行“三、免抵退税”“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反映合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8。第18行“四、免税”“货色及加工补缀修配劳务”:反映按照税法免征的货色及劳务和合用零税率的出口货色及劳务,但零税率的发卖额中不包罗合用免、抵、退税法子的出口货色及劳务。9。第19行“四、免税”“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反映按照税法免征的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和合用零税率的办事、不动产、无形资产,但零税率的发卖额中不包罗合用免、抵、退税法子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二)第1至12栏“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别离反映纳税人按税法合适抵扣前提,正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1。第1栏“(一)认证相符的公用”:反映纳税人取得的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公用环境。该栏应等于第2栏“此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取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数据之和。合用打消认证的纳税人,通过度析办事平台选择用于抵扣的公用,视为“认证相符”(下同)。2。第2栏“此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反映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公用的环境。本栏是第1栏的此中数,本栏只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部门。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反映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公用的环境。本栏是第1栏的此中数。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收费公通行费电子通俗(以下简称通行费电子)该当填写正在第1至3栏对应栏次中。第1至3栏中涉及的公用均不包含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物时取得的公用,但购进农产物未别离核算用于出产发卖13%税率货色和其他货色办事的农产物进项税额环境除外。4。第4栏“(二)其他扣税凭证”: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除公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的环境。具体包罗:海口公用缴款书、农产物收购或者发卖(含农产物审定扣除的进项税额)、代扣代缴税收完税凭证、加计扣除农产物进项税额和其他合适政策的扣税凭证。该栏应等于第5至8b栏之和。6。第6栏“农产物收购或者发卖”:反映纳税人本期购进农业出产者自产农产物取得(开具)的农产物收购或者发卖环境。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物时取得公用环境填写正在本栏,但购进农产物未别离核算用于出产发卖13%税率货色和其他货色办事的农产物进项税额环境除外。“税额”栏=农产物发卖或者收购上说明的农产物买价×9%+公用上说明的金额×9%。施行农产物进项税额审定扣除法子的,填写当期答应抵扣的农产物进项税额,不填写“份数”“金额”。8。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物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物用于出产发卖或委托受托加工13%税率货色时加计扣除的农产物进项税额。该栏不填写“份数”“金额”。纳税人按照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发生用处改变,用于答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可正在用处改变的次月将按公式计较出的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入本栏“税额”中。10。第9栏“(三)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反映按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上说明的金额和税额。购建不动产是指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正在会计轨制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正在建工程。取得不动产,包罗以间接采办、接管捐赠、接管投资入股、自建以及抵债等各类形式取得不动产,不包罗房地产开辟企业自行开辟的房地产项目。本栏次包罗第1栏中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公用和第4栏中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其他扣税凭证。11。第10栏“(四)本期用于抵扣的搭客运输办事扣税凭证”:反映按本期购进搭客运输办事,所取得的扣税凭证上说明或按计较的金额和税额。本栏次包罗第1栏中按本期答应抵扣的购进搭客运输办事取得的公用和第4栏中按本期答应抵扣的购进搭客运输办事取得的其他扣税凭证。第9栏“(三)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第10栏“(四)本期用于抵扣的搭客运输办事扣税凭证”税额≤第1栏“认证相符的公用”+第4栏“其他扣税凭证”税额。12。第11栏“(五)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分开具的《出口货色转内销证明》列明答应抵扣的进项税额。13。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反映本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三)第13至23b栏“二、进项税额转出额”各栏:别离反映纳税人曾经抵扣但按应正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明细环境。1。第13栏“本期进项税额转出额”:反映曾经抵扣但按应正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较填写。3。第15栏“集体福利、小我消费”:反映用于集体福利或者小我消费,按应正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5。第17栏“简略单纯计税方式纳税项目用”:反映用于按简略单纯计税方式纳税项目,按应正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当期应由构汇总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6。第18栏“免抵退税法子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反映按照免、抵、退税法子的,因为纳税税率取退税税率存正在税率差,正在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8。第20栏“红字公用消息表说明的进项税额”:填写办理系统校验通过的《开具红字公用消息表》说明的正在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9。第21栏“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填写本期经税务机关同意,利用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的数额。11。第23a栏“非常凭证转出进项税额”:填写本期非常扣税凭证转出的进项税额。非常扣税凭证转出后,经核实答应继续抵扣的,纳税人从头确认用于抵扣的,正在本栏次填入负数。12。第23b栏“其他应做进项税额转出的景象”:反映除上述进项税额转出景象外,其他应正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四)第24至34栏“三、待抵扣进项税额”各栏:别离反映纳税人曾经取得,但按税法不合适抵扣前提,暂不予正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环境及按税法不答应抵扣的进项税额环境。1。第24至28栏涉及的公用均不包罗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物时取得的公用,但购进农产物未别离核算用于出产发卖13%税率货色和其他货色办事的农产物进项税额环境除外。2。第25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反映前期认证相符,但按照税法暂不予抵扣及不答应抵扣,滚存至本期的公用环境。3。第26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反映本期认证相符,但按税法暂不予抵扣及不答应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公用环境。4。第27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反映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仍暂不予抵扣及不答应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公用环境。5。第28栏“此中:按照税法不答应抵扣”:反映截至本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的公用中,按照税法不答应抵扣的公用环境。6。第29栏“(二)其他扣税凭证”:反映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除公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环境。具体包罗:海口公用缴款书、农产物收购或者发卖、代扣代缴税收完税凭证和其他合适政策的扣税凭证。该栏应等于第30至33栏之和。7。第30栏“海口公用缴款书”: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海口公用缴款书环境。8。第31栏“农产物收购或者发卖”: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农产物收购或者农产物发卖环境。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物时取得公用环境填写正在本栏,但购进农产物未别离核算用于出产发卖13%税率货色和其他货色办事的农产物进项税额环境除外。9。第32栏“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代扣代缴税收完税凭证环境。1。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公用”:反映本期认证相符的公用的环境。纳税人本期认证相符的通行费电子该当填写正在本栏次中。2。第36栏“代扣代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照《中华人平易近国暂行条例》第十八条扣缴的应税劳务额取按照停业税改征相关政策扣缴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额之和。(一)本表由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标停业税改征纳税人填写。其他纳税人不填写。(三)第1列“本期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价税合计额(免税发卖额)”:停业税改征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属于纳税项目标,填写扣除之前的本期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价税合计额;停业税改征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属于免抵退税或免税项目标,填写扣除之前的本期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免税发卖额。此中本列第3行和第4行之和等于《附列材料(一)》第11列第5栏。停业税改征的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汇合计算缴纳的分支机构,本列各行次之和等于《附列材料(一)》第11列第13a、13b行之和。(四)第2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期初余额”:填写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上期期末滚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本列各行次等于上期《附列材料(三)》第6列对应行次。(五)第3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填写本期取得的按税法准予扣除的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金额。(六)第4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金额”:填写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的金额。(七)第5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现实扣除金额”:填写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现实扣除的金额。(八)第6列“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期末余额”:填写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期末滚存的金额。1。本表第1行由发生税控系统公用设备费用和手艺费的纳税人填写,反映纳税人税控系统公用设备费用和手艺费按抵减应纳税额的环境。2。本表第2行由停业税改征纳税人,办事、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汇合计算缴纳的构填写,反映其分支机构预征缴纳税款抵减构应纳税额的环境。3。本表第3行由发卖建建办事并按预缴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发卖建建办事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税额的环境。4。本表第4行由发卖不动产并按预缴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发卖不动产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税额的环境。5。本表第5行由出租不动产并按预缴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出租不动产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税额的环境。本表第6至8行仅限合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加计抵减环境。其他纳税人不需填写。第8行“合计”等于第6行、第7行之和。各列申明如下:计较本列“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较”行和“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较”行时,公式中从表各栏次数据别离取从表“一般项目”“本月数”列、“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列对应数据。1。“税(费)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附加税费应纳税(费)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3。“本期能否合用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抵免政策”:合适《财务部关于调整部门性基金相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46号)的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选择“是”;不然,选择“否”。4。第5行“当期新增投资额”:填写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当期新增投资额减去股权让渡、撤回投资等金额后的投资净额,该数值可为负数。6。第7行“结转下期可抵免金额”:填写本期抵免应缴教育费附加、处所教育附加后答应结转下期抵免部门。7。第8行“当期新增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填写本期经税务机关核准的上期留抵税额退税额。本栏等于《附列材料二》第22栏“上期留抵税额退税”。8。第9行“上期滚存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填写上期的“结转下期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9。第10行“结转下期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填写本期扣除后残剩的留抵退税额,结转下期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当期新增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上期滚存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税额-留抵退税本期扣除额。12。第3列“留抵退税本期扣除额”:填写本期因留抵退税扣除的计税根据。当第8行取第9行之和大于第1行第1列取第1行第2列之和时,第3列第1至3行别离按对应行第1列取第2列之和填写。当第8行取第9行之和(大于0)小于或等于第1行第1列取第1行第2列之和时,第3列第1至3行别离按第8行取第9行之和对应填写。当第8行取第9行之和(小于等于0)小于或等于第1行第1列取第1行第2列之和时,第3列第1至3行均填写0。14。第5列“本期应纳税(费)额”:填写本期按合用的税(费)率计较缴纳的应纳税(费)额。计较公式为:本期应纳税(费)额=(税额+免抵税额-留抵退税本期扣除额)×税(费)率。15。第6列“减免性质代码”:按《减免税政策代码目次》中附加税费合用的减免性质代码填写,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抵免不填列此列。有减免税(费)环境的必填。17。第8列“减免性质代码”:合适《财务部关于调整部门性基金相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46号)的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别离填写教育费附加产教融合试点减免性质代码61101402、处所教育附加产教融合试点减免性质代码99101401。不合用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抵免政策的则为空。18。第9列“本期抵免金额”:填写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本期抵免的教育费附加、处所教育附加金额。19。第10列“本期已缴税(费)额”:填写本期应纳税(费)额中曾经缴纳的部门。该列不包罗本期预缴应补(退)税费环境。20。第11列“本期应补(退)税(费)额”:该列次取从表第39至41栏对应相等。计较公式为:本期应补(退)税(费)额=本期应纳税(费)额-本期减免税(费)额-试点扶植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本期抵免金额-本期已缴税(费)额。(一)本表由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写。仅享受支撑小微企业免征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本表,即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合用)》第12栏“其他免税发卖额”“本期数”和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均无数据时,不需填报本表。(二)“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申报表从表,申报表从表是指《及附加税费申报表(一般纳税人合用)》或者《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合用)》。(三)“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令、律例及国度相关税收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优惠的纳税人填写。1。“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按照国度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税政策代码目次》所列减免性质代码、减免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征项目标,应别离填写。2。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应纳税额减征项目上期“期末余额”,为对应项目上期应抵减而不脚抵减的余额。5。第4列“本期现实抵减税额”:填写本期现实抵减应纳税额的金额。本列各行≤第3列对应各行。小规模纳税人填写时,第1行“合计”本列数=申报表从表第16行“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四)“二、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令、律例及国度相关税收免征的纳税人填写。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从表第12栏“其他免税发卖额”“本期数”无数据时,不需填写本栏。1。“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按照国度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税政策代码目次》所列减免性质代码、减免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免税项目标,应别离填写。2。“出口免税”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出口免征的发卖额,但不包罗合用免、抵、退税法子出口的发卖额。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本栏。3。第1列“免征项目发卖额”:填写纳税人免税项目标发卖额。免税发卖额按照相关答应从取得的全数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发卖额。4。第2列“免税发卖额扣除项目本期现实扣除金额”:免税发卖额按照相关答应从取得的全数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据实填写扣除金额;无扣除项目标,本列填写“0”。7。第5列“免税额”:一般纳税人不填写本列。小规模纳税人按下列公式计较填写,且本列各行数应大于或等于0。
关键词: